0 评论

0 收藏

分享

丰国需随笔:第一次被故事刊物介绍

丰国需/文  老丰讲故事 公众号



1987年,我与范自强老师合作的新故事《鸳鸯错》参加了在建德举行的杭州市故事赛讲,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并被选送参加当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部份城市新故事会讲。

在建德赛讲期间,我认识了李叔和老师。他是我在故事创上所碰到的又一个“贵人”。正是他,使我的故事创作生涯峰回路转。

李叔和老师是河南海燕出版社《故事世界》杂志的编辑,创办这本杂志时他曾一人编一本杂志,在国内所有的故事刊物中也算是个传奇。他来建德的目的很明确,那就是来挑选优秀的故事作品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2100419.png

(《故事世界》1988年第三期封面)

他听了我们那个《鸳鸯错》的故事,特地来找我,告诉我,这个故事不错,但是他们的出版社性质是少儿社,不宜刊登婚恋类的作品,问我是不是还写有其他的故事作品。我当时正好刚刚完成了一个小中篇,这是我所写的第一个集邮题材的中篇故事,名为《珍邮之谜》,我就把这个故事一板一眼地讲给了李老师听。谁知道李老师一听就非常感兴趣,说是这个故事题材新颖,而且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进入故事,很适合他们的刊物,当即问我要稿子。我双手一摊,说稿子没有拿来,在临平的家中。李叔和当场表示,说赛讲会结束后跟我去临平拿。

我当时非常感动,能跟我一起去拿稿子,这是对我极大的认可。当时交通不便,从建德到临平,要走大半天时间呀。我怕他不方便,忙说我回去后寄给你好了。他说我反正要去上海拜访一个作者,跟你去临平,然后再从临平去上海好了。

就这样,李叔和跟我去了临平。我把《珍邮之谜》的稿子给了他,他看后告诉我,稿子他都带走,发哪期到时给我消息。

大约到了1987年的年底,我已经回到塘栖工作了,李叔和来信告诉我,说我的那篇准备发明年第三期,还告诉我,他们从明年第二期开始,每期在封二上介绍一个故事作者,第一个是河南的杨清江,第二个准备介绍我,以“故事新秀”冠名,要我提供一张相片和一段寄语……

照片要上杂志了,这对当时尚还年轻的我来说,真是激动得不得了,我去文化馆的图片社,让他们精心给我拍摄了两张照片,然后选了一张。接下去,我又写了一段寄语。在此,照录如下:

微信图片_20240802100424.png

(《故事世界》1988年第三期封二)

“小时候,我喜欢听故事,听奶奶讲故事,听爸爸讲故事,听叔叔阿姨讲故事……

长大了,我学着写故事,写自己的喜和怒,写身边的人和事,写人间的真善美……

我喜欢故事,因为故事是祖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因为故事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。我才疏学浅,起步较晚,我发表的每一篇作品,都有着同伴的热情相助,都凝聚着编辑的心血。今后,我一定要更加努力,力争写出好作品,为百花争艳的故事大花园添枝加叶。”

现在回头看,寄语写得并不怎么样,但都是我当时的真情流露……

这些年来,我非常信奉一句话,那就是“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”。当初如果没有李老师这一特别的“鼓励”,我也许没有今天的成绩……



回复

举报 使用道具

全部回复
暂无回帖,快来参与回复吧
故事头条
管理员
主题 263
回复 6
粉丝 0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